将节能减排进行到底———来自中铝中州分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报告
2007年03月26日 0:0 5494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网 分类: 铝资讯
2006年,中州分公司完成商品氧化铝172.65万吨,吨氧化铝综合能耗首次低于1000公斤标煤,达到988.95公斤,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成功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跨入“河南省工业百强”前5名,连续9年成为焦作市第一纳税大户。技术创新破解资源难题
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关键,是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
多年来,中州分公司把节约能源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传统烧结法工艺流程长、能耗高。中州分公司与中南大学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创造了先进的“强化烧结法新工艺”,提高了投入产出效率。目前,中州分公司7台熟料窑年氧化铝产能达到105万吨,同比产量提高40%以上,单位成本下降30%,工艺能耗比传统烧结法降低25%,氧化铝单耗指标居于烧结法行业中最优,清洁生产综合效益可观。2002年,《强化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工艺》荣获第八届中国专利奖金。2007年2月份,该技术又一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由于我国铝土矿80%为中低品位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铝土矿品位逐步下降,其技术经济指标逐步恶化,制造成本相应提高,制约了氧化铝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002年,中州分公司经过技术攻关完成了“选矿拜耳法生产氧化铝新工艺”工业试验,并成功进行产业化,供矿铝硅比含量由10以上降至6以下,铝土矿资源服务年限可提高3倍以上,相对处理同样品位的铝土矿,吨氧化铝工艺能耗降低300公斤标煤以上。目前选矿拜耳法已经形成80万吨/年生产能力。
2005年10月,中州分公司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采用的“强化烧结法”和“选矿拜耳法”这两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被国内权威人士公认为我国氧化铝未来发展改变资源状况、提高核心竞争力和保证我国氧化铝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设备升级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近年来,中州分公司通过应用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内在质量。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引进两套拜耳法“双流法”高压溶出机组,工艺设备投资比传统工艺降低20%;成功地避免了矿浆在高温段的间接预(加)热,机组最高稳定运行长达87天,单台机组进料量保持在450吨/小时的较好水平。在提高机组安全运行系数的同时,仅闪蒸乏汽的二次利用,年节约蒸汽费就高达33万元,降低年检修费用15万元以上。
烧结法熟料窑系统在提产改造中主要采用了新型托轮结构、新型节能型回转窑内衬、喷煤管结构改造、优化喂料方式、料浆喷枪结构改造等新技术,使单台熟料窑稳定运行周期突破373天,全年运转率达到96.21%。
3年来,分公司先后投入6600万元,对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补偿进行了补充完善、跟踪补偿等改造,对550台套主要设备加装了变频器,使吨氧化铝电耗由2004年的418KW.h降低到2006年的358KW.h,下降幅度达15%,大大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2006年,中州分公司全年实产氧化铝173万吨;42项指标有19项再创新纪录,工艺能耗和2005年同期相比降低6.89%,节约标煤29.94万吨。清洁生产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目前,中州分公司坚持企业发展与污染减排并重,加大对废弃物的治理,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从2000年开始,分公司将熟料烧成、高压溶出等所有的废水,经过工业处理后全部返回生产系统。全厂建立二次水利用系统,赤泥沉降洗涤等工序排出的废水进入二次利用水系统,作为原矿浆磨制、种子分解等工序生产用水,实现用水和排水的封闭循环,使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每年可少排工业废水540万吨,回收纯碱1000多吨,创造经济效益180万元。
另外中州分公司在进行大量的可行性调研和技术论证之后,从2006年6月份开始,按照一定的烟煤和炉渣配比方式,对5台锅炉全部实施炉渣配烧工作,实现了煤气炉炉渣不外排,全年减少外排煤气炉炉渣约7万吨,节约锅炉煤6万吨。
为进一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中州分公司2002年便着手对3台150吨锅炉的烟气脱硫技术研究工作。确定锅炉烟气采用三电场除尘器加脱硫塔两级净化措施,使碱性废水与烟气进行充分接触,实现有效除硫,达到增产不增污的要求。
2004年12月,中州分公司率先通过了河南省环保局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被评定为“全省清洁生产示范性企业”。美好展望打造铝工业生态园区
节能减排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州分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走节能减排之路,实施煤一电一热一氧化铝一体化工程,构建“中循环”产业链,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努力创建国家环境友好型企业,争取实现2010年万元产值工艺能耗与2004年同口径相比降低20%、氧化铝工艺能耗降低20%、单位资源消耗降低5%、万元产值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3%的目标。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