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熠熠生辉 创新有色金属循环发展模式
2010年11月11日 14:44 10826次浏览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走特色产业调整之路
柴达木深化对资源禀赋的认识,提高对国内外经济趋势准确把握的水平,在全面认识现有产业基础的前提下,从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循环发展入手,走出一条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调整之路。
虽然柴达木拥有盐湖集团、锡铁山铅锌矿、格尔木炼油厂等一批骨干企业,但是工业经济仍然规模小、品种少,工艺技术落后、产业关联度不高。正如青海省政协副主席、海西州委书记罗朝阳所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是在基础还十分薄弱、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推进的。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地区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
面对这种状况,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成立伊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过程中,不断深化着对资源禀赋和现有产业基础的研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在资源整合的前提下,他们从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循环发展、产业拓展方面入手,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谋划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和项目,努力推动产业间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融合。不断充实完善的一区(试验区)多园的产业布局,正是这一理念的精确诠释。
经过5年的努力,以《总体规划》实施为核心,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支撑带动作用初现的园区布局日渐完善,并呈现出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
目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已由理论、实践探索开始转入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框架初步形成,30多个大型骨干项目的稳步推进和原有产业的改造升级,让产业结构有了历史性改变:
建成盐湖集团综合利用一期、青海锂业和中信国安(16.00,-0.20,-1.23%)东西台盐湖碳酸锂及硫酸钾镁肥、青海碱业一期、德令哈纯碱蒸氨废液利用12万吨氯化钙、大浪滩30万吨氯化钾等产业项目,基本建成青海盐湖科技1万吨碳酸锂、三元钾肥10万吨硫化碱项目等;
建成格尔木30万千瓦燃气电站、青海油田40万吨天然气甲醇、150万吨炼油厂扩建升级改造项目,建成格尔木中浩公司60万吨天然气甲醇项目等;
建成鱼卡和大煤沟90万吨、高泉45万吨、木里聚乎更90万吨煤炭开发及乌兰300万吨洗精煤、100万吨焦化、鱼卡6000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开工建设庆华集团二期100万吨焦化项目等;
建成20万亩枸杞及2条枸杞干果加工生产线、格尔木市工厂化蔬菜育苗基地、1万亩高原青稞繁种基地等;
建成德令哈一期100万吨废渣干法水泥、乌兰5万吨有机肥项目等;
19个太阳能光伏(热)电站项目通过发改部门核准开展前期工作,其中10个项目开工建设;
柴达木以盐湖镁钠资源综合利用金属一体化项目、年产40万吨聚氯乙烯项目为代表的23个循环经济主导产业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德令哈有机硅等一批计划新开工项目已进入前期准备。这些项目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