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炫”出科学发展

静海县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调查

2011年10月17日 13:58 1020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循环发展:赢得一片蓝天
  为走好循环经济这条路,该县提出了“优一高二大三”的发展目标,即把一产做优,二产调高,三产壮大;在空间规划布局上,着力打造“两城三区六园一带”,这一规划控制面积达到780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52.6%,“两城”即静海新城和团泊新城,“三区”即静海经济开发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和林海循环经济示范区,“六园”包括北环工业园、大邱庄工业园、唐官屯加工物流园、双塘高档金属制品产业园、蔡公庄乐器园和中旺滨港铸造园,“一带”即新104国道沿线50平方公里的龙海设施农业带,这为该县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及城市化建设拓展了空间。
  为走好循环经济这条路,他们也经历了艰难和痛苦。受历史环境制约,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生产模式严重影响了企业产能和效益的最大化,使全县受到环境污染、耗能过高的“瓶颈”制约。为此,该县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和技改升级,仅去年一年就关停了19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目前有80多家仍在停产整顿,限期治理。县委书记孙文魁深有感触地说:“关闭这193家企业的过程是一个很艰难、很痛苦的过程,这些企业在历史上是做过贡献的。但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就决不能以牺牲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宁可GDP掉下来,也要蓝天绿水。”
  正是这种理念,这种发展模式、环境,这种放眼未来、立足长远的做法,为静海县赢得了一片蓝天:今年1-8月份,全县1000万元以上在建、准备开工和储备项目达到68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4个,累计完成投资457.3亿元,列入本市重大项目的77个项目已开工74个,开工率达96.1%;今年1-9月份,全县预计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分别同比增长26%、58.2%和45.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10293元。
  循环经济绝非简单的企业节能减排和废弃物利用,而是在广阔的范围内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最终形成全社会的大循环。这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的终极目标。
  站在静海看静海,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里天蓝地绿水清。
  跳出静海看静海,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里在“新城集聚”“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天津发展战略大局中都“炫”出光彩。

[1] [2] [3] [4]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