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制新型金属液滴可切割融合能弹起

2013年04月17日 14:27 253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的金属液滴,外面具有纳米粒子材料的混合涂层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的金属液滴,外面具有纳米粒子材料的混合涂层


  近日,澳大利亚的一个科研团队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负责人,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在文章中描述道,这种新型的金属液滴既能被分割,也能重新融合,甚至在较强的外力下也能保持形状。
  该金属液滴主要由镓铟锡合金(一种共晶合金)构成,其外面具有由绝缘或半导体的微粒和纳米粒子材料制成的涂层。其中绝缘材料主要为聚四氟乙烯(即特氟龙)和硅,导体材料主要为二氧化钛、三氧化钨和碳纳米管。
  这项新技术使研制柔软的、可延展的电子产品成为可能。“现阶段说这个有点为时过早,但我们相信在未来它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维贾伊·西凡博士说,“包括可扩展的天线,以及能够伸展和重构的金属线路等。”该技术有望用于制造能自动恢复的液态金属线路,以及能塑造成各种形状的柔软电子产品、半导体回路,甚至是液态滚珠轴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电子材料工程系的帕特里克·克拉斯(Patrick Kluth)说:“类似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包括:制造工艺的再现性和扩展性、制造成本控制,以及在实际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这些因素将决定此类技术创新能否获得成功。”
  事实上,该金属液滴已经在一些地方开始了应用,如自动调温器和滚动传感器上的水银开关。水银具有毒性,不适合用于电子产品。由于金属液滴具有纳米粒子制成的涂层,因此不会粘在物体表面。而且正是这一功能性涂层的存在,使它具有了类似晶体管的作用。
  在实验中,这种金属液滴能够弹起,并且在切割成两半的时候,能继续保持液滴形状;将其融合,则又恢复到最初的大小和结构。这不禁让人想起科幻电影《终结者2》中的液态金属机器人。此外,该金属液滴不会粘在其他表面上,这对于镓铟锡合金来说十分不寻常,后者不仅极容易污染物体表面,而且具有腐蚀性。

责任编辑: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