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废旧电池回收现状处境艰难
2013年08月14日 9:21 9355次浏览 来源: 羊城晚报 分类: 再生金属资讯
回收单位很乐观
市民却称没必要
如果相关配套能完善,电池回收状况能否就得到改观?对此,羊城晚报记者调查时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负责回收电池的禅城区“绿行者同盟”秘书长陈寒告诉记者:“我们感觉居民投放的热情很高,很多居民都打电话来请我们回收电池,但由于我们人手有限,只能请他们投放到附近的回收点。”根据“绿行者同盟”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5月,禅城区电池回收箱布点已达300余个,累计回收电池1800公斤。
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目前佛山仍是全省废旧电池回收行动推广的主要阵地,市内回收网点现已超过400个,其中中小学校及高校回收网点超过250个,占62%;社区村居回收网点达80个,占20%。从各学校及社区网点的废旧电池回收量平均每年达7000千克,占到公益回收模式中网点回收总量的90%。
回收企业和民间组织的愿望是好的,但市民执行起来却显得乏力。在实地调查中,部分报亭摊主表示,很大一部分居民依然不认同废旧电池回收点,“一些人觉得没必要搞这个回收点,电池直接扔到家里的垃圾筒就好。”惠景三街的一位报刊亭主表示,反倒一些老人出于节约的习惯,将废旧电池存了一段时间后到报刊亭统一投放,维持着回收点的存量。
锦华路一位报亭摊主则告诉记者,目前投放点大部分电池都来源于附近商场,“商场每天要做生意,电池消耗量大,居民家里一个月也就用掉2节电池,也没什么居民投过来。”
不少市民则说:“没必要吧,一节电池而已,直接丢掉就是了,干嘛要跑那么远专门丢进回收点呢?”
省级标准将实施
“从哪来到哪去”
记者了解到,在废旧电池回收方面,还有一个羁绊至关重要——我国尚无一套完善的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处置体系。不过从今年8月15日开始,广东省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处置终于将有标准可依。
该标准的起草单位是佛山市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其负责人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2012年1-11月,广东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全国第一(14.8亿只),占全国的比重达35.38%。“产量如此巨大,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废旧二次电池,给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但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处置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该负责人说,研究和制订该地方标准十分必要。
记者注意到,省质监局日前公布的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处置相关标准中,对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处置的企业要求、收集分类、贮存运输和处置等都做了详细规定。例如从事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处置的企业注册资本应不低于6000万,企业应通过省级行政主管部门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等。与此同时,对从事废旧小型二次电池收集企业的厂房要求、设备配置和专业人员等也都作了相关要求。
据介绍,该标准的亮点是遵从“定向循环”原则,也就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或处理方式,“从哪里来再到哪里去”,“原本它是小型电池,经过回收处理之后还是成为制造小型电池的物质”。
目前的现状是,在废旧电池回收业务方面,南海的企业到广州甚至到顺德去回收都很难。而标准中提到了鼓励企业跨境(跨省市)从事废旧小型二次电池回收业务,不过需要到所属城市环保主管部门进行资证审查和登记备案。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