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的绿色追求
2013年10月14日 10:48 8204次浏览 来源: 人民日报 分类: 贵金属
草原、挖矿,这样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给人的联想也许并不太好,但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的采访,却让记者感到振奋,看到希望。
保护生态,美丽与发展共赢
车出满洲里向西南,很快驶入呼伦贝尔大草原。车窗外,除了草原还是草原,跑了十几公里,远远出现两排杨树。这两排在我们内地记者眼里稀松平常的杨树,却曾让很多当地牧民惊奇地喊出:“草原上怎么长出了树!”
沿着这两排杨树,在乌山路上行驶7公里,我们来到了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几天的采访让我们了解到,那真是两排有故事的树、有精神的树。
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深处的乌山铜钼矿曾是个“呆矿”,上世纪70年代发现后,因为其品位低、开采难度大而一直搁置。进入新世纪后,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对铜的需求越来越大,乌山矿便进入了招标市场。投标拿下乌山铜钼矿项目后,中国黄金集团正值战略转型期,在“以金为主,多金属开发并举”思路的指导下,乌山矿成为集团公司战略转型的起飞点和进军有色板块的突破口。
中国黄金非金业务的这个第一步,考验很多,但最大的考验还是生态环境。呼伦贝尔草原美丽而脆弱,高寒地带,全年无霜期只有80天,地表浅浅的腐殖土只有30厘米,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野蛮开采不仅会加剧草原沙化,更会带来污染水系等恶果。
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占国说,当初集团公司将乌山定位为“世界一流”,所以,无论是生产、管理还是环境保护、社会责任,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环保要求高,就要舍得投入。乌山项目建设总投资59亿元,环保投资达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3.6%,而且做到了边开采边复垦,边建设边恢复植被。草原腐殖土金贵,乌山人在开矿时都把剥离的腐殖土精心堆放。眼下在矿山,320万立方米的腐殖土堆成了7个巨大的土堆,乌山人告诉记者,就是靠着这些土,乌山矿已经完成的复垦面积达281.5万平方米,先后种植适合矿区气候的云杉、白杨、东北柳和獐子松6万余株,矿区绿化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
说到种树,乌山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呼伦贝尔草原长草不长树,是因为它的植被脆弱,薄薄二三十厘米的腐殖土下是钙化层,种树长不出根,更何况这里是高寒地带!当地人听说乌山矿要种树都笑着摇头说,在这儿种树是“一年绿,两年黄,三年进柴房”!但乌山人想尽了办法、下足了功夫,硬是把树栽活栽成了林!记者进矿区时见到的那两排瘦弱的杨树,看起来只有一两年大,但其实已经成活了7年!盛夏里,一排排青绿一片片生机,只有每棵树身上的累累伤痕,在无言地述说着它们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严寒里的坚守、在漫天狂卷的白毛风中的抗争,也印证着中国黄金开矿者的绿色追求!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