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治污市场化步入攻坚战
2014年03月14日 9:41 4717次浏览 来源: 人民网 分类: 相关新闻
使治污手段刚性化
与第三方治理缺位相比,更难堪的则是部分企业对自身造成的污染根本不治理。
据201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全国18个重点流域工业园区调查结果,18家工业园区中具备污染治理设施的有13家,但这些污染治理设施或闲置不用或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近期环保部暗访也发现,许多发电厂虽然有脱硫设施,却不运行。
环保行业长期发展,必须依靠商业模式的完善,即可盈利的良性产业。而形成合理商业模式的先决条件是:"谁买单、如何买单"。除了政府投资市政污染、企业职务成本转移到产品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买单方法就是缴纳环境税。
所以,与环保领域内市场化程度低相比,由于监管不严、处罚太轻导致的违法排污,仍是阻碍环保事业的根本。
虽然我国已经实行了排污收费制度,在排污费征管上设计了类似于税收征管的制度。但在法理上,其依据仅仅是一个行政条例。由于排污费不具备税收特有的三性,即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使得实际征收过程中举证责任倒置、征收率不足、协商收费等问题凸显,所以,"费改税"可能是环保政策未来的突破口之一,也是本次两会呼声高涨的话题。
另外的途径是环保成本并入产品价格。比如,近期,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决定对油品质量升级实行优质优价政策,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每吨分别加价290元和370元。这意味着制约国Ⅳ法规执行的油品供应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利益博弈将基本不复存在,政府关于2014年底全面供应国Ⅳ油品的政策有望得到贯彻执行,由此带来的市场空间,据业界估计高达300亿元。
责任编辑:晓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