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点石成金”真本领——记安徽省铜陵市浮选工技术比武第一名王玉红
2025年02月13日 11:8 1835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科技创新 作者: 王文 王刚强
捞矿浆、察颜色、摸细度,认真做好当班记录……安徽铜陵有色天马山矿业公司选矿车间生产三班班长王玉红在选矿岗位上工作了34年,这套动作他重复做了几万次。他熟悉每道工序的生产现状和操作要领;他酷爱动脑筋、勤实践,练就了一套过硬的选矿技术本领,从选矿岗位上的一名浮选工“小白”,迅速成长为“点石成金”的浮选技术能手。
王玉红与选矿工艺技术的缘分,要追溯到1989年7月。当时,他刚刚从铜陵有色技校选矿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铜官山铜矿选矿厂,成为一名学徒工。从此,他与选矿车间浮选岗位结缘,一干就是34年。浮选是选矿车间选金系统的关键工序,各项工艺指标完成的情况会直接影响矿业公司生产经营的成效。
为了尽快掌握浮选方法与技巧,王玉红熬夜学习,力图找到问题症结,再抽丝剥茧地解决。为掌握浮选基本原理、药剂配备、设备运行等专业知识,熟练浮选操作技能,他购买选矿相关书籍、搜集资料,一页页看、一条条记,直到完全“吃透”为止。“当时在学校只学到了一些选矿基础知识点,与生产实践总是有差别。我给自己规划了时间表,拜师学艺,苦练技巧,目的就是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王玉红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
为了尽快掌握选矿技术要领,以理论指导实践,他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接班、晚半小时下班,下班后总结全天的工作;虚心请教技术员和其他浮选工,不断改进技艺,反复操作印证;针对选矿金指标不稳定问题,他主动向车间领导建议,用熟石灰替代生石灰,便于调节石灰乳用量,稳定浮选PH酸碱度。此项建议经反复实践,选矿指标得到较大改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摸索历练,王玉红成为该公司浮选岗位上最优秀的职工之一。
要想当好一名优秀的浮选工,就必须养成“眼勤、嘴勤、手勤、腿勤”这一系列浮选操作的好习惯。王玉红的同班同事张铜陵介绍,王玉红的看家本领就是捞看矿浆,观察颜色和光泽度——用两根手指轻轻一捻,感受里面的颗粒状态。仅凭这一看、一捻的“一把抓”,他就能把矿浆中的精矿指标判断出个八九不离十。
“浮选添加石灰能有效改造泡沫情况,有助于选出更多的金精矿,但石灰添加到浮选里为什么会让浮选现象更好?”王玉红坚信,遇到的每个疑问都必须找到答案。“浮选从粗选到扫选泡沫层很薄,受冬天空气条件影响,粗选泡沫刮出量少有刮水现象,扫选刮出精矿量较多,这是明显的压槽现象。”
“与上道工序联系矿量情况,合理调整药剂用量,适度浮选补加水水量,这样才能以最快速度调整好浮选作业,避免选金指标忽高忽低,造成金属流失。”在巡查生产流程过程中,黄药和丁铵配置添加均为水溶液,由于铺设管道在外墙,一到冬季容易积冰。王玉红果断向车间提出整改,将管道采用防冻材料处理,使药剂添加可以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今天的原矿性质有所变化,浮选泡沫层较厚实、细泥较少,分级机溢流浓度调整到32%,浮选粗PH酸碱度掌握在±9,丁铵添加量上调5%,确保金精矿品位大于14g/t……”王玉红始终保持对浮选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激发自己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他坚持每天穿梭在设备中巡查设备状况,查找影响浮选生产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浮选现象分析、数据对比,坚守在浮选平台,与时间赛跑、与自己竞争。他提出了浮选机立轴风道改造等3项合理化建议,解决了生产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创效120 余万元。
2004年4月,凭借过硬的浮选操作技术和较强的组织能力,王玉红担任了该公司选矿车间生产三班班长。在班组管理中,他协助完善了班组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使每名班组职工明白自己上班后的岗位职责和主要工作,形成了秩序井然的工作纪律。为了降低尾矿品位,提高产量,他优化药剂制度,跟踪配制、输送、添加过程,反复对比药剂消耗数据,进行现场实验,记录下每一个生产数据指标和选别状况。多年来,他带领职工围绕选矿生产的重点、难点,为选矿工艺的优化调整建言献策,逐步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天马山矿井下矿源多变,矿石性质比较复杂,这就需要通过我们去摸、去看,及时调整各项选矿工艺参数,保证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王玉红介绍。他所带的班组,在车间生产指标考核中长期排名第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玉红同志凭借勤勉好学、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精神,多次荣获矿业公司优秀员工的称号;2009年荣获铜陵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20年荣获矿业公司行车工技术比武第一名;2012年、2021年荣获矿业公司首席浮选工称号;2024年荣获铜陵市浮选工技术比武第一名。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矿山这片热土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责任编辑:任飞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