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访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杨原田
2025年02月20日 9:45 4332次浏览 来源: 中国社会工作报 分类: 党建工作
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省委“两新”工委书记杨原田。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山东省在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方面,有哪些实践和成效?
答:山东省把抓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是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健全省市县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发挥跨部门工作协同和政策举措协调配合作用,汇聚形成基层治理合力。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治理机制,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观察联系点制度,健全信息沟通和动态研判机制,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制定印发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政策文件,形成系统完备、衔接配套、运行有效的基层治理制度体系。三是基层创新活力更加充沛。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性强、成效明显、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鲜活样板。四是村(居)民自治实践更加深化。规范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施村务公开“阳光工程”,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落实专项行动,指导以县(市、区)为单位制定村(社区)协商目录,建立村级议事协商示范点,促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
问:为进一步健全基层治理体系,让基层治理“看得见管得好”,山东省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立足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山东着力提升融入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推动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坚持党建引领,把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及从业人员纳入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各行业(综合)党委积极参与属地党建联建工作。聚焦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强化数智赋能,开发“新新向党—骑鲁通”应用,实现网约配送员扫码进门功能“全平台贯通、全过程管控、全省域推动”,解决网约配送员反映最集中、最强烈的“进门难”问题。采取选聘兼职网格员、组建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引导新就业群体就近就便参与平安创建、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等活动。二是“选育管用”锻造过硬社区工作者队伍。通过高质量选任一批、公开招录一批、择优转化一批等方式,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建强社区“两委”班子。实行“省级示范、市级重点、县级骨干、镇街全员”分级培训制度,通过社区党组织书记“先锋论坛”、全面推行“导师帮带”等方式,切实增强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推行社区工作者定岗网格制度,做到工作“沉”下去,服务“提”上来。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评先评优树模,释放“能者上”的鲜明信号。三是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工作。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带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实施组织共育、队伍共建、项目共创、阵地共享、场景共营。结合各地实际,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创新实践案例、机制创新成果,培育发展一批新的志愿服务组织(队伍),组织实施一批易参与、“小而美”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库,以项目化提升专业化,培育一批有需求、有成效、有生命力的品牌项目,吸引更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问: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上,山东如何统筹推进为基层赋能和减负工作?
答:将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纳入省级专项整治,用好组合拳,打好攻坚战,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壮马”赋能夯基础。深化“优编强基”行动,推动向基层下沉编制1.1万余名,2024年为县级以下机关招录公务员1.14万人。建立基层干部分级培训制度,培训镇街党(工)委书记1800余名、基层公务员8万余人、村(社区)“两委”成员和社区工作者64.7万人次。二是“轻车”松绑减负担。建立问题清单,坚持对账销号,从严从实整治,截至2024年底,摸排的801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160余项。持续开展村(社区)“滥挂牌”问题整治工作,清理村(社区)不规范挂牌。三是“畅路”提速促攻坚。省级层面成立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建立会商研判、定期调度、督导调研等工作机制,强力推动攻坚克难。持续优化网格设置,推动各类网格“多格合一”。全面实行市县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村(社区)制度,完善干部下派工作机制,选派2.84万名干部开展驻村帮扶,142.4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四是“聚力”协同提效能。做深做实党建联建共建,依托部门资源为村(社区)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多方共治格局。持续提升乡镇(街道)统筹协调能力,镇街对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评价结果分别占到考核权重的三分之一和60%以上,真正让镇街“喊得动人、推得动事”,形成基层治理合力。
责任编辑:孟庆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surgicaldrapec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